发信人: dakewang(dakewan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洪希伯:难忘的甲午战争,被遗忘的甲午陆战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4年07月25日11:24:10 星期五)

洪希伯

军事观察者,旅港学人

又是甲午年。那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水师”的覆没人尽皆知,但大部分人几乎都没有想起
,甲午战争中从朝鲜一直打到旅顺的陆战。

在那个时代,甲午战争是一场海陆俱全的全面战争。参战双方各倾举国之兵,两个错过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被西方欺侮凌辱的东方国家,为了救亡图存、也为各自的国运,在19世
纪之末进行了一场豪赌。

军费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
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古代建军尚且糜费巨万,近代化军队在战斗力强过古代的同时,所消耗的物质与财富也远
超古代。

在战争之前,对军事的投入是双方必须考量的要素。近代史中,清政府遭到西方列强一系
列的打击,已是满目疮痍。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底子还是有的。
清政府对于军国大事并非不关心,不然就不会建设北洋水师了。清政府每年投在陆军上的
资金有2000万两白银之多,相当于北洋海军建军购舰的全部费用,只是……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全国八旗兵力为250078人,绿营兵力440413人,总计全国常备军69万
余人。然而这支军队的武器及训练方式,与古人所说的“控弦百万”并无本质差别。而且
,清末的八旗、绿营早已彻底堕落,不仅在几次鸦片战争中被列强打得一败涂地,哪怕在
镇压太平天国时也全无用处。外战不行、维稳无用,清政府的巨额军费换来的,只是一支
吃闲饭“死饷”的队伍。

无怪乎李鸿章在甲午战前计算北洋边防、海防军队时,根本不把无用的八旗、绿营算在里
面。但这些关键位置也不能没有防备,因此,不得不另建北洋边防的陆军勇营。增加的军
费,几乎每一两都需要李鸿章等地方官员另行筹措。

而日本为了追赶西方不惜一切,这在大河剧《坂上之云》、动画片《起风了》等文艺作品
中多有描述。日本固然是小国,但在那个工业远不及今天这般复杂庞大的时代里,小国也
有小国的好处,容易跟上时代的步伐,迅速翻身。日本明治维新将全面近代化的脚步续接
在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战争之后。日本虽然步履维艰,但在甲午战争之前已经成为了一个
半工业化国家。

这一时期的日本每年将大量经费投入到军队建设中,1878-1889年间,日本陆海军军费总额
近1.98亿日圆,折合白银6600万两。虽然远不及清政府,但对于日本而言,已是天文数字
级的巨款。最重要的是,这些资金都没有浪费在“死饷”上。

建军

明治维新后,日本通过废藩置县将大名手下的旧军队全面废除,兴建近代军队以及包括征
兵制在内的近代军事制度。1884年,日本开始在6个旧式镇台的基础上组建6个正规陆军师
团,1891年,又将原北海道屯田兵改编为一个师团。

当时日本建军颇为迅速果断,实施全面义务兵役制,普及军事院校教育,建立完善参谋部
制度,实现了训练、制度、装备、战术的近代化。光从日军的形象来看,他们戴大盖帽、
穿西式服装,打绑腿,除了面孔之外都是列强的模样。

日军机动兵力编为7个野战师团,兵力123047人,日军战时兵团称为‘军’,通常由两个野
战师团为主组成,总兵力3万人以上。甲午战争中几乎全部投入中国战场作战。这些采用近
代编制,使用德式操典的部队,不久就成为亚洲最精锐的地面力量。

此时的清军也受到近代化的影响。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八旗、绿营的彻底废弛,背负着沉
重军费包袱的清政府越来越依仗由汉族大臣在原籍编练、由地方财政供养的勇营,比如湘
军、淮军。

勇营不属于国家编制,实际上就是民兵。虽然装备了近代化武器——比如后拉枪机的毛瑟
步枪和后装行营炮,但他们还穿着号衣,高举着古代的燕尾帜,按照500人为一“营”的传
统军制作战。勇营混杂着近代装备与中古形象,没有名分,粮饷来自地方税捐自筹,但由
于他们能做到“令行禁止”,反而“矮子拔高个”,成了清政府地面武装力量里最善战的
。在太平天国和捻军战争后的甲午战争中,勇营以民兵的待遇担负起了国防军的重任。

太平军、捻军等反政府武装被剿灭后,勇营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为清政府中央财政几乎
不会为这些部队掏一两银子,地方财政也不愿花大价钱养这几十万人。在甲午战争爆发前
,北洋一系的清军主力裁得只剩53281人,几乎就是清政府所有陆军精锐的总数,这些部队
半数还要防守北洋各炮台。泱泱大清,真正的机动兵力不过2.5万人。

清政府没有编订统一的步兵操典,即使编订操典,士兵们也无法学习应用。在近代史上,
中国国内民众普遍赤贫、文化水平低下,未经扫盲几乎无法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这导致
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短暂训练的新募清军不仅作战意志薄弱,战斗素养也极为低下。

左宝贵曾专门下发一整套“军规”,其麾下的奉军,军纪一时为人称道。但现在读来却有
一种莫名的悲哀,因为其中混杂了纪律要求、惩戒标准和命令等,恰体现了甲午战争中清
军“半吊子近代化”的窘境。

指挥

日军的组织机构是典型的近代化作战系统。其军队具有完善的参谋部制度,依靠参谋来制
定作战计划,军官与士官均出自正规的军事院校,各司其职地指挥军、师、旅、团等各级
单位。

反观清军的指挥体系,描述起来就颇为纠结。首先是军官的编制问题——他们的官方编制
与实际带兵职务几乎毫不相关——在东北统帅奉军的左宝贵,职务编制借用自广州高州镇
;驻防直隶的淮军盛军统军统领卫汝贵,职务编制借用绿营甘肃宁夏镇。这倒不是因为军
官见多识广南北通吃,而纯粹是因为勇营军官因为无法获得正式的“公务员”编制,只能
借用已经烂掉的绿营编制,使之成为国家承认的正式军人,领取国家俸禄。

清军军官没有任何关于近代陆军指挥、作战的教育背景,仅仅靠内战中自学摸索、积累一
些实战经验。但这不仅无法完全适应当时战争的需要,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忘却。而
当时中国传统军官的选拔标准依然是射箭、举石锁、耍大刀。

同古代将领一样,从行军、宿营到作战计划,所有的事务都要由统兵大将一人处理。少许
私人雇佣的幕僚、师爷虽然可以出谋划策,但这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书生,未必有多少行
政管理能力。

在甲午战争中,尚未与日军接战,奉军将领左宝贵已经累到中风,半边身体麻木无法行动
。而拖垮他的奉军,实际规模还不足万人。

清军沿用的是明代戚家军编制,最大建制单位为500人的‘营’,指挥万人大军的统领则要
手忙脚乱地直接指挥二十多个这样的小单位。完全没有层级分明的近代化司令部。至于近
代化的后勤供应、医疗卫生,更是闻所未闻的天方夜谭。

明代戚家军是中国历史上军事近代化的第二次尝试。但是用半途夭折的尝试结果,来对阵
西方系统的近代化成就,不啻于以卵击石。

后勤

在甲午战争中,侵入朝鲜的日军部队完全不必担心后勤——按照近代陆军规制,日军沿途
设立兵站,派专门的后勤部队负责,无论是后送伤员还是补充兵员都能畅行无阻,弹药物
资的补给源源不断。

但对于清军而言,后勤是个可怕的问题。

几个汉族地方官僚东拼西凑的陆军精锐,完全没有配套的近代化后勤系统——在国内镇压
叛乱还好,出国作战则将这一弱点暴露无遗。近代化的武器装备带来古代不可比拟的杀伤
力,但是与杀伤力所伴生的,便是成指数级增长的后勤需求。洋枪洋炮的弹药消耗,完全
不是飞矢箭簇时代能相提并论的。

雪上加霜的是,甲午战争中,清政府为了节省远征国外的军费,没有让那些被称为“长夫
”的民夫随军出征。入朝清军都是“作战部队”,却被迫自办后勤,半数的军人和战斗力
被拖累在繁琐的粮草弹药运输上。

朝鲜半岛多山地,当时基础设施基本为零,贫瘠的土地连喂骡马的草料都无法生长。道路
泥泞,清军只能雇佣当地农民拉着牛车前进,不仅成本高而且速度慢,到半岛中部的平壤
以南地区耗时近一个月。加上入朝各部互不统属,各自的运输队在路上造成交通堵塞,除
了左宝贵所统领的奉军有一次冒险选择水路,耗时8天完成运粮任务外,在朝鲜的清军就没
有接受过几次补充,几乎只有入朝自带的弹药可用。

李鸿章并未坐视这种情况,为了提高后勤效率,他提出购买2400头牛,统一调配,建立“
驿站”式后勤运输系统。如果可以建成,这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后勤系统的巅峰之作。但是
直到战争爆发,该计划依然留在纸面。

并不意外的结局

指挥不畅、缺粮少弹的清军在朝鲜战场的战斗中不乏闪光点,比如集中速射步枪从侧面对
日军发起火力急袭。但清军从体制到物资的全面劣势却使败局无法逆转。

至于那位著名的勇将左宝贵,他中风未愈,却头戴顶戴花翎,身穿御赐黄马褂,来到阵地
一线。营官杨建胜想搀扶他下城,属下想劝他换掉黄马褂以免引起日军注意,都被他拒绝
。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左宝贵还亲自操纵加特林机关炮对日军进行扫射,最终头部被弹
片击中,左胸中弹阵亡。

左宝贵在穿着官员礼服走上阵地激励部下的时候,大概已经料到事不可为,将会战败身死
。他军旅生涯最后关头的绝唱,应和着贯穿人类历史的奏鸣曲——落后就要挨打。

1894年9月15日夜,叶志超下令全军北撤。在文人记录的历史中,将叶志超视为逃跑将军。
但叶志超的命令并非他一人之决定,而是召集指挥官商议之后的结果,其余将领在会上反
对——因为在左宝贵阵亡后,清军已丧失诸多战略要点。更严峻的是“弹尽粮绝”,而这
一点被许多研究者视为“谎报军情”。

1895年8月至9月,大批清军战俘归国。盛军军械委员邱凤池在获释归国后,作出了极为详
尽的述职报告。盛军所有的军械、弹药物资共曾收到两批,包括75mm克虏伯行营炮炮弹12
00发、2磅小行营炮1200发、加特林机关炮炮弹50000发、各类步枪子弹50万发。到9月15日
平壤激战为止,这些炮弹已经发放到各单位,库存仅剩余各类步枪子弹10万余发、克虏伯
炮弹350发、2磅炮弹300发,加特林机关炮炮弹没有存余。看起来这些数字还算可观,但如
果参考清军在朝鲜作战的消耗,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盛军在9月12日小战船桥里之后,只在15日进行了一天的平壤防御作战,期间消耗的子弹竟
高达75万发。盛军从国内出发时每名士兵携带150发子弹,以5000人计算,到15日中午,盛
军已经打完了全部的弹药基数75万发。邱凤池所储存的子弹总数只有50万发,不足以再补
充一天所需的供应量。盛军炮弹则消耗了2800发余发(加特林机关炮属于速射武器,不在
统计之列)。盛军装备各类火炮近20门,出发时每门火炮配发50发炮弹,加上邱凤池所保
管的炮弹共计3400发,2800发的消耗量意味着到9月15日下午,除了库存的600多发炮弹外
,各炮已经没有弹药。以盛军为例子,不难看出如果清军继续死守,恐怕次日的战斗结束
前,清军就必然弹药耗尽了。

当时,清军军粮7000石囤积在义州无法转运。而防守平壤的清军则不得不在朝鲜就地筹措
粮食。根据日军统计的战利品清单计算,9月15日大战当日,平壤军粮只有1600余石,约8
万斤,仅能维持一周时间。如果算上平壤城中两万居民,只能维持三天左右。

15日下午暴雨交加,叶志超诈降,期望为清军撤离争取时间,日军同样疲敝至极,停止了
进攻。但是日军指挥官朔宁、元山支队司令立见尚文少将无法理解,为什么之前作战如此
坚决,突然选择投降,他认为“估计敌军可能于夜间逃走,我军严密部署戒备。”

15日夜,清军撤退。发现这一动向的日军在要道上伏击,清军溃乱,相互践踏,自相残杀
。这支清政府的精锐陆军就此覆灭。

赴朝清军所有的问题,无一不是清政府军事组织机构的痼疾。所以旅顺的战局几乎是历史
的必然。旅顺基地始建于1888年,耗时10年糜费巨万建成,与威海军港互成犄角之势。只
是旅顺炮台建立时的主要作战设想是应对海上威胁。日军的地面进攻让射界有限的炮台无
法迎敌,炮台火炮口径虽然巨大,但实心弹对冲击的日军步兵无法构成多少威胁。

这些炮台的守军还是清政府陆军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因为战事紧张而被抽调至朝鲜战场
,结果消耗殆尽。14700人镇守如此之广阔的旅顺战区,其中仅有守卫海岸炮台的亲庆军中
有6营3000多老营军队,其余11000人,包括陆路炮台与8000机动兵力,几乎全是新募兵。
在没有基础教育普及可言的清代,竟然让一群新募兵去操作当时的高技术装备——火炮,
结果如何,历史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粮草依然是问题,增援部队的到达,让军粮只够支持十天。为了争夺军粮,各部队甚至大
打出手。此外旅顺守军分属7个系统,群龙无首、指挥混乱。守军为了稳定军心而公推姜桂
题(桂军统帅,资历较深)作为各军总统。姜桂题是一名勇将,只是他目不识丁,又如何
统御筹划复杂的近代化防守作战?

战斗的过程已无须笔者赘述。城破后,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结语

甲午战争虽然是全面战争,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无论是依赖进口武器的清政府还是仅仅
实现半工业化的日本,都没有彻底将手中的武器装备消耗殆尽,也没有把战争拖到要动员
国民来补充前线士兵的地步。

在甲午战争以前,不乏有识之士看出那支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已经落后世界先进
水平10年。而对于陆战,中外人士都认为虽然清政府陆军并不强大,但终究可以凭借人数
优势获胜。

只是这种方法太过想当然——即使在近半个世纪后的抗日战争中,中国政府也不具备有效
的国防动员能力,补充兵员还要靠拉壮丁……以甲午战争的史实看,清政府无法有效运用
庞大的人力资源,只会把未经任何训练不会使用近代化枪炮的新兵投入战场,让国人的忠
诚与热血在日本的近代化战争机器面前白白消耗。

在甲午战争中妄谈中国的人力优势,就好比现代人穿越到民国,告诉民国政府大庆有储量
巨大的油田——他们有能力开采大庆油田,以脱掉贫油国的帽子么?

甲午战争可以被视为当下中日矛盾之肇始,现代化对人力资源的“挖掘”而非人的数量,
是角力的关键。“落后就要挨打”,成为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教训。

同时,西方人却将对现代化的崇拜推向了极端。长时间以来,被西方人把持的舆论认为,
在旅顺大肆屠杀的日本比中国更加“文明”。因为在他们眼里,国际社会通行的准则就是
“能打,才算文明”。

(资料来源:《沉没的甲午》,陈悦著)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Hong-Xibo/2014_07_25_250087_4.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 责任编辑:朱海舟







--

※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101.224.12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