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TE(LT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F政大牛有没有参与这个?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3年11月02日00:08:07 星期六)
中国东风-31甲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是我国首种远程固体弹道导弹,作为国内第二代
战略武器,应用了许多新技术。与其前辈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相比,东风31在体积、打击精
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突破。
七十年代,移动式液体远程导弹东风22(DF-22)导弹正式立项研制,这宣告我国第二代
战略导弹正式提上了日程。1978年底,东风22的方案论证和预研工作开始,代号“202工程
”(国家重点工程),主要着眼于实现机动、快速发射,提高生存能力、命中精度和突防能
力,达到小型化、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东风22项目有11项关键技术,包括高性能液
体火箭发动机、仪器设备小型化设计、新型结构材料、机动发射模式、全数字化的控制系
统等。关键技术很快得到突破,到1984年底,导弹初样的设计、生产和试验任务均已完成
。
但很快进展顺利的东风22便告下马,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七五”计划期间,“以
常规武器为主,适当发展战略核武器”的方针意味着重心的倾斜及核武器研制计划的精简
。而更适合机动的固体导弹则被挑中。其二,我国自行研制的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进展
顺利。1985年1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终止东风22导弹的研制工作。次年,在经过
联合论证组论证后,“大直径、基本型、系列化”方案得到认同。其后,航天工业部正式
开始东风31(DF-31)研制工作。
东风31有13项关键技术,包括:全弹总体技术、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技术、小型化弹
头技术、复合材料与结构技术、弹上电子设备小型化技术、高精度惯导技术、快速机动发
射技术、突防技术、制导控制系统误差分离技术、新一代试验遥测技术等。对于初次尝试
开发固体战略导弹的我国而言,无疑是难题林立,诸如固体燃料发动机,推进剂合成,弹
锥复合材料制造,大型特种拖车制造等均属严峻挑战。
与东风5有所不同,东风31采用的是小型化弹头,因而整流罩非常尖锐,再入大气层之
后气动加热效果明显。东风5使用碳/石英烧蚀材料即可满足需要,但东风31的弹头再入段
防热问题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直到东华大学潘鼎教授的高纯度粘胶基碳纤维研制
成功才攻克了这一难关。在2004年关于潘鼎教授的报道中,很明确地提到了“潘教授近十
年来潜心研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天级高纯度粘胶基碳纤维成果已经被应用于我国首
位杀手锏武器——XX-31,并在高新工程的后续型号的应用中获得成功,解决了国家急需,
使我国成为能够拥有该产品生产技术的世界第三大国”。最终,东风31成功进行了首次飞
行试验并获得成功。
同样是关于东华大学的报道曾经提到:“2002年11月22日采用该校产品的最新一代洲
际导弹高新工程主项内容DF-31甲已首次发射成功。”这就等于告知了东风31甲的首射时间
。总体而言,东风31甲的研制过程比较顺利。尽管由于某系统设计上的一个小缺陷导致首
次飞行试验失败,但随后的飞行试验都取得了成功。2006年9月5日,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东
风31洲际导弹从五寨发射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试验成功的消息,并指出中国方面提前通知了
俄方。这里实际上测试的对象就是东风31甲。试验成功后,东风31甲定型装备部队。至此
,我国新一代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真正形成了可靠的战斗力。
东风31甲的改进不仅局限于复合材料壳体的替换。东风31基本型号采用的是我国第二
代固体推进技术,例如玻璃纤维壳体、HTPB推进剂、三维药型、碳-碳喉衬、柔性全轴摆动
喷管等。而第三代技术新高能推进剂,石墨环氧纤维壳体,可抛式延伸喷管等在东风31甲
的研制期间均取得进展,部分可能已经转为实用成果。
--
※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112.80.155.230]
标 题: F政大牛有没有参与这个?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3年11月02日00:08:07 星期六)
中国东风-31甲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是我国首种远程固体弹道导弹,作为国内第二代
战略武器,应用了许多新技术。与其前辈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相比,东风31在体积、打击精
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突破。
七十年代,移动式液体远程导弹东风22(DF-22)导弹正式立项研制,这宣告我国第二代
战略导弹正式提上了日程。1978年底,东风22的方案论证和预研工作开始,代号“202工程
”(国家重点工程),主要着眼于实现机动、快速发射,提高生存能力、命中精度和突防能
力,达到小型化、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东风22项目有11项关键技术,包括高性能液
体火箭发动机、仪器设备小型化设计、新型结构材料、机动发射模式、全数字化的控制系
统等。关键技术很快得到突破,到1984年底,导弹初样的设计、生产和试验任务均已完成
。
但很快进展顺利的东风22便告下马,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七五”计划期间,“以
常规武器为主,适当发展战略核武器”的方针意味着重心的倾斜及核武器研制计划的精简
。而更适合机动的固体导弹则被挑中。其二,我国自行研制的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进展
顺利。1985年1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终止东风22导弹的研制工作。次年,在经过
联合论证组论证后,“大直径、基本型、系列化”方案得到认同。其后,航天工业部正式
开始东风31(DF-31)研制工作。
东风31有13项关键技术,包括:全弹总体技术、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技术、小型化弹
头技术、复合材料与结构技术、弹上电子设备小型化技术、高精度惯导技术、快速机动发
射技术、突防技术、制导控制系统误差分离技术、新一代试验遥测技术等。对于初次尝试
开发固体战略导弹的我国而言,无疑是难题林立,诸如固体燃料发动机,推进剂合成,弹
锥复合材料制造,大型特种拖车制造等均属严峻挑战。
与东风5有所不同,东风31采用的是小型化弹头,因而整流罩非常尖锐,再入大气层之
后气动加热效果明显。东风5使用碳/石英烧蚀材料即可满足需要,但东风31的弹头再入段
防热问题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直到东华大学潘鼎教授的高纯度粘胶基碳纤维研制
成功才攻克了这一难关。在2004年关于潘鼎教授的报道中,很明确地提到了“潘教授近十
年来潜心研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天级高纯度粘胶基碳纤维成果已经被应用于我国首
位杀手锏武器——XX-31,并在高新工程的后续型号的应用中获得成功,解决了国家急需,
使我国成为能够拥有该产品生产技术的世界第三大国”。最终,东风31成功进行了首次飞
行试验并获得成功。
同样是关于东华大学的报道曾经提到:“2002年11月22日采用该校产品的最新一代洲
际导弹高新工程主项内容DF-31甲已首次发射成功。”这就等于告知了东风31甲的首射时间
。总体而言,东风31甲的研制过程比较顺利。尽管由于某系统设计上的一个小缺陷导致首
次飞行试验失败,但随后的飞行试验都取得了成功。2006年9月5日,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东
风31洲际导弹从五寨发射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试验成功的消息,并指出中国方面提前通知了
俄方。这里实际上测试的对象就是东风31甲。试验成功后,东风31甲定型装备部队。至此
,我国新一代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真正形成了可靠的战斗力。
东风31甲的改进不仅局限于复合材料壳体的替换。东风31基本型号采用的是我国第二
代固体推进技术,例如玻璃纤维壳体、HTPB推进剂、三维药型、碳-碳喉衬、柔性全轴摆动
喷管等。而第三代技术新高能推进剂,石墨环氧纤维壳体,可抛式延伸喷管等在东风31甲
的研制期间均取得进展,部分可能已经转为实用成果。
--
※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112.80.155.23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