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ovoRunning(叫我小润|NR1499), 信区: book
标 题: 一读三国演义有感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5年02月26日00:11:30 星期四)

一读三国演义有感

当初在刚开放没多久,有些农村人出去打工。他们的同乡人会说外面不好的话,但是,当这些出去打工的人拿着大把大把的票子回乡之后,同乡人也出去打工了。这些最开始的打工者,后来很多成为企业家。好吧,三国也是这样,是野心家和冒险家的乐园。
——题记

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2月份,这本三国耗了我三四个月的时间才看完。应该说,三国能提供不少的经验教训,无论是国学常识,还是工作教训。但总体来说,是一本不太真实的战争书和战略书,但却是不错的处事书。这本书里我比较看重的是曹操、刘备,皆一世枭雄。另外,诸葛亮、庞统也是智谋之人。

之所以说三国演义不太真实,因为除了里面混杂着迷信以外,就是过于强调武将的作用。毕竟对于武将来说,双拳难敌四手。但是,演义里对帅的描述却很确切,就是: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堆,或者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不知道别人怎么处理这件事:属下把某事搞砸了,上司要杀,众官劝免。很多人都因为这个事情没有处理好,导致灭亡(可能是自己灭亡,或者背后利益损失)。这里面的下属,可能是军粮官,或者马夫。
三国里面,说了很多战略决定者和战略执行者的故事。比如,在孙刘抗击曹操之前,是投降还是抗争,这就考验战略决定能力。要知道,在战前,虽然坚持要战,孙刘联军也不是一开始就有战法的。再比如,蒋干就不是很好的战略执行者,去东吴结果被忽悠,而诸葛亮去东吴,很好的完成战略使命。公司手上有个任务,要不要接,考验战略能力;自己手上有个任务,派谁去,其实挺考验一个人的识人能力,也考验对局势的判断能力。看历史,因为大家都知道实际后来的情况,所以看起来很简单。但我问一下,如果刚毕业,是选择创业,还是在众多初创公司选择一,或者却被蛘吒鞯氐墓裨薄⑹乱当啵心敲辞宄穑恐滥母龉灸茏莺崽煜禄蛘咦钍屎献约悍⒄孤穑
三国的结尾告诉我们,事业中兴的时候就要选择接班人,同时,中兴之后不是比拼战力,而是比拼谁失败最少。

曹操应该说把汉献帝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毕竟汉献帝在董卓、李傕手下也挺受辱的。不过,大部分人都会在权势熏天的时候飞扬跋扈,所以曹操也不例外。不过,后面的曹爽不也被司马懿欺负么?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做领导,需要把事业的核心控制权(比如军权)放在自己手里,其他的可以放给他人。
曹操杀了不少人,有三个我觉得非常应该杀,就是华佗、杨修和许攸。华佗要开颅,要知道在古代,没有灭菌和解剖知识,无异于杀人。杨修看破领导心事,就不要说出来。领导的心思随便公布,岂不是找死?许攸的死,在于居功自傲。要知道投名状这东西,如果灭自己上司投出去,自己之后没有利用价值,其实是很危险的。
刘备给我的感觉,就是志向高并且有人配合。青梅煮酒,说的是胸中有格局。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本领,却心胸很大,往往被认为假大空。但是,一个有志向的领导者,加上一个靠谱的团队,就容易成大事。现代很多人成功,皆因幕后有智囊团。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群策群力,此时一个有格局的领导者就很必要了。现代很多人的智囊团是妻子,有利有弊。
刘备的失败,在于起全国之兵攻打吴国。刘备指挥战役不多,所以不知道大军团作战,尤其需要防范火攻、毒攻、水淹。刘备一般来说是谦逊的,不过,把兄弟被杀就失去理智了。他难道不知道孙权割地了事,也是不错的结局?难道他以为打败孙权,和魏国决战是一个好的策略?
虽然刘备失败了,但是,给我们一个教训是:孙权不知道刘关张拜兄弟的真正含义。

诸葛亮,除了鲁迅所说,多智而近妖外,就是里面他对人心的把握超越了时代。要知道那个时代,不比今日有诸多讯息。要想凭借几句“传言”就断定一个人的作为,其实很难。
诸葛亮在治理国家上还是有水平的。比如治理益州,就没有采纳汉初的无为而治,而是严刑峻法,因为刘璋积弊已久。这种根据实际状况采取措施的,而不迷信古人,也是需要魄力的。现在很多人照抄文档,连改都不改,比诸葛亮差远了。
虽然号称凤雏,但是庞统没有给我什么好印象。除了猜忌之外,就是他非常善于做官了。
庞统做县令的起初,一直喝酒不干正事。直到张飞来问罪,很短时间把几个月的案子结掉了。这下子镇住了张飞,然后就升官了。
庞县令在没有高官厚禄的情况下是不乐意卖命的(大家都一样),但是,知道在什么时候表现自己最有利,同时要打好第一枪,也算升官秘笈。

我看完三国,关掉手机,沉思了一会儿,写下上面的话,然后准备看《侯卫东官场笔记》。这本朋友推荐的书,我要好好看看,因为我知道,在中国无论做哪行,都需要做人的能力。
※ 修改:·NovoRunning 于 2015年02月26日00:21:53 修改本文·[FROM: 116.230.21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