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unnyrose(厚德载物、宁静致远), 信区: SJTUNews
标 题: 到了哈佛,你就知道高校水平差在哪儿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2年02月25日08:47:42 星期六)



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座无虚席

日前,两张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多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照片显
示: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
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
现?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
看书或是边做笔记。我就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
感觉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
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
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
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丽服饰,不见浓妆异彩,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
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
明。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人们:我们到哈佛
大学时,是半夜2点,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
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
们。

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
,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
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
是太累了。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你到了哈
佛,你就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了。

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
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我的感觉到,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
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
量在这里被迸发了出来。

在哈佛学习的一个北大女孩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主要课程,一年是8
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
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
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涨了,因
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的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
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

那个北大女孩说,我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
作业量要求很大,她说,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
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贡献您的个人思想,才能
和大家一起学习,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当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时间认真
准备了,才可以快速推进课堂讨论的进程,而之前如果不读那么多的书,你就无法参加到
课堂讨论之中。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

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
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
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在哈佛不仅学生有压力,老师一样有压力。在哈
佛的课堂,要求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新的。老师每年讲课的内容都要跟住前沿科学的发展变
化。因此,哈佛的老师必须处在最前沿科学的研究阵地。哈佛认为,教授首先应当是个学
者,能够享受挑战和创新的乐趣,而且能与他人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说: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相比之下太轻松了,我们总是说
,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
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
大学习的任务。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

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
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我们国内
的一些重点大学很难让人感受到哈佛那样的学习气氛和探究氛围,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
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说到中美大学生的比较,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我们的学生缺少吃苦精神。我们的家长
和学生认为高考前是最苦的。我们讲的寒窗苦读,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苦,带着功利的苦。
而不是在其中有过浓厚的兴趣。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开始在大学校园里
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上课想逃就逃;考试临时抱佛脚。二是,有些家长也是从小灌输给
孩子这种思想,让孩子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于是,高考结束,学习变得不再
重要。

而在美国大学,尤其是精英云集的大学所要付出的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在哈佛,征服学
习是每个人的口号。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学习得更多,为此哈佛的课程安排多而且紧张。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
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另外,练就长时间超负荷
学习的毅力。

当美国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聚能量的时候,步入社会工作做准备的时候。身为中国
的大学生却长长地舒了口气,觉得我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中国式的教育让学生在高
考前“用力”过猛,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

一位中国旅美教师说,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被美国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其根源还在于
我们的基础教育。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
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
,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中国的小学教
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

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美国教育的
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
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智慧其实
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
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
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

http://overseas.cn.yahoo.com/ypen/20120225/884611.html
--
二手卖家
※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114.85.228.42]